尊敬的李鐵映名譽理事長,
尊敬的書記、省長,
尊敬的朱宏任總工程師、陶小年副會長,
尊敬的各省名譽理事長,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常務理事、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天府之國”成都,召開2012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年會。首先我謹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對李鐵映名譽理事長、書記、省長、朱宏任總工程師、陶小年副會長、各省名譽理事長以及各位領導的親臨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對給予此次會議大力支持的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表示誠摯的謝意!對參加此次會議的各位常務理事、各位業界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
長期以來,李鐵映名譽理事長始終高度關注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的發展,多次親自調研,聽取專題匯報,并對行業的發展做出重要的批示?!皟蓵逼陂g,李鐵映名譽理事長與參加“兩會”的各省名譽理事長及工美行業代表一起,暢談人才培養、大師評審、《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工作、產業政策、技藝傳承等行業重大問題。今年5月又親赴河南、山東等地視察。在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啟動前夕,李鐵映名譽理事長親自協調工信部主要領導,并對工藝美術行業發展和本屆國大師評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李鐵映名譽理事長還非常重視《中國工藝美術全集》編撰工作,多次約請工信部、財政部等主要領導,就編撰的重要事項進行磋商。工信部、國資委和輕工業聯合會對工藝美術行業高度重視,經常對行業發展進行指導,對《全集》的編輯工作的立項和啟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各省名譽理事長不顧年事已高,也時刻關注著我國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他們積極參與行業活動,親臨指導工作。正是由于李鐵映名譽理事長和各省名譽理事長的高度重視、關心和鼓勵,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和協會的建設。在此,我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全行業的從業人員向李鐵映名譽理事長和各省名譽理事長表示深深的敬意!
下面,根據會議安排,由我代表第五屆常務理事會向大會做一年多來的工作匯報,請李鐵映名譽理事長、各省名譽理事長、各位領導、各位常務理事指正。
一、行業發展回顧
(一)經濟增長勢頭迅猛。
2011年,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企業的標準進行了調整,由“年銷售產值500萬元以上”升級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據此新標準統計,2011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為3259家,比上年度減少2722家,從業人員84萬人;銷售總產值(不含煙花爆竹行業)5044億元,同比增長了34.15%;據2006年全國工藝美術行業普查數據推算方法,2011年工藝美術全行業銷售產值已突破1萬億元;出口交貨值1524億元,同比增長26.1%;實現利稅402億元,同比增長34.7%;其中實現利潤280億元,同比增長40%。銷售總產值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廣東?。?786億元),山東省(758億元);福建省(473億元),浙江?。?00億元),河南省(358億元)。
(二)產業集聚趨勢明顯。
2006年以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新授牌產業集群40個。據不完全統計,這40個產業集群:2011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值近1410億元,占行業總產值的27.2%;各種規模的企業、作坊24869家,從業人數200多萬人,其中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近900家;獲得各種專利2186項,參與制定各級標準50項,完成各級科技項目48項,獲得各級技術獎勵92項;建有專業市場78個,各級技術中心57個,檢測中心1家,實驗室3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公共服務平臺16個。
各地政府對特色產業發展高度重視,浙江仙居、東陽,安徽阜南,福建仙游、秀嶼,廣西博白等特色產區設立了產業園區,有的地區制訂了產業發展規劃,有的地區出臺了產業扶持政策。浙江省青田縣政府設立了青田石雕行業管理辦公室,建立了博物館和石雕主題公園,并促進銀企聯合,開展質押貸款,幫助石雕企業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江蘇省揚州市不斷加大對工藝美術產業項目投入,先后建成揚州玉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揚州玉石料市場、揚州工藝美術大樓、揚州工藝坊等一批特色項目。
(三)現代企業管理意識進一步提高。
在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工藝美術企業越來越重視現代企業管理工作,通過將日常工作信息化、現代化,使企業管理更加科學、有序,從而提升了企業整體素質。一批企業通過積極制訂和修改管理標準、申請馳名商標、申報專利、建設宣傳網站,不但提高了科技開發創新能力和市場知名度,而且脫穎而出,成為行業新的龍頭企業。與此同時,行業內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行業評選活動。中國工藝(集團)公司、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即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金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揚州工藝美術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萬得集團有限公司、中藝花邊集團8家企業入選“2011年度輕工業行業百強企業”。斯達高瓷藝發展(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培明當選輕工業“十一五”科技創新先進個人。
(四)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力度增強。
截止2011年底,江蘇、浙江、北京等12個省市,在國務院《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的基礎上出臺了《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條例、規定)》;10個地區出臺了關于工藝美術珍稀資源合理開采、科學管理、持續發展等方面的保護性法規;11個省市落實了保護資金或技改資金,用于工藝美術基礎建設、技藝搶救、帶徒津貼、征集資料、作品創作、科研開發、展覽交流、文化傳播等工作;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對部分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傳統手工技藝進行了認證和認定;江蘇省率先開展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評定工作(相當于正高職稱),廣東、江西等省已經獲得省主管部門同意,即將開展正高級工藝美術職稱評審;河南省政府將工藝美術列為9大重點文化產業之一,大力發展本土特色工藝美術產業;上海、深圳為引進工藝美術特殊人才,出臺了申領《居住證》等優惠政策。此外,截止2011年底,除海南省外,共有30個省、區、市評審了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近3000人;今年4月,以國家工信部為主組織評審了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目前正在進行審批程序。
二、協會工作回顧
(一)服務政府,全力配合政府項目,積極繁榮工美行業。
1.積極協助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協會抽調熟悉行業情況的資深工作人員,協助工信部評審辦公室,圓滿完成了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籌備和評審專家的推薦工作,促進了工藝美術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推動了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的科學發展。
2.深度開展特色區域考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根據《授予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試行辦法》,協會多次組織專家深入特色區域考察。通過專家考評,授予新疆瑪納斯縣“中國碧玉之都”、江蘇東海縣“中國政務商務禮品特色產業基地”、黑龍江伊春市“中國木藝之鄉”榮譽稱號;復評福建省仙游縣為“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命名福州市為“中國壽山石文化之都”、“中國脫胎漆藝之都”。
3.編撰《中國工藝美術全集》。2011年12月24日,由協會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全集》編撰工作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目前,《全集》編撰的各項工作在主編李鐵映名譽理事長、執行主編馮遠同志、領導小組副組長蔣仲平同志及各位名譽理事長、工信部、輕工聯合會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穩步推進過程中。一是各篇、冊課題組已經組成,編撰大綱及方案通過了論證,各篇、冊進入資料搜集階段,部分樣板篇、冊已經進入編撰階段。二是試點《省卷》和部分《國卷》的篇目設計已經基本確定。三是進一步修訂了《全集工作指導手冊》,逐步完善了具體準備工作。
4.加強行業人才培養。工藝美術國家級三年培訓項目于2011年底正式結題,項目三年來共開設雕刻、陶瓷、漆藝、紅木家具、植物纖維藝術、金屬工藝、纖維藝術等各大門類的培訓班25期,全國26個地區2347名學員參加了培訓。今年3月,在揚州舉辦的“第47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特增設了“國家級三年培訓項目學員作品匯報展”,受到了廣泛好評。
5.積極落實國家部委委托項目。一是落實人保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統計局交辦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任務,完成了對手工地毯制作工、機制地毯制作工、地毯設計師、劇裝制作工、煙花爆竹制作工的職業分類修訂工作,并提出增設煙花燃放設計師工種的建議。二是配合工信部,修訂了《工藝美術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組織專家論證。三是配合輕工業聯合會,充實了輕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四是配合國家發改委,完善了《國家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
(二)深入行業,完善行業組織建設,引領行業科學發展。
1.夯實行業人才基礎、繁榮行業人才儲備。為進一步落實國家級大師評審推薦工作,加強行業人才培養,完善行業優秀人才儲備,形成行業人才梯隊結構,積極倡導評審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家”。此項評審工作,由各位名譽理事長組成顧問委員會負責指導,由輕工業聯合會及協會領導組成評審領導小組對重要問題進行協調研究,由業內專家進行實際考評。
2.推進工藝美術行業標準化運作。一是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申請成立全國工藝美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一步強化工藝美術行業標準。二是受輕工業聯合會委托,組織完成《玉器雕琢通用技術要求》標準的起草、審定工作,現已經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審批。三是組織召開了《漆器通用技術要求》研討會,預計年內完成標準的制訂工作。四是組織編撰“工藝品鑒定評估管理辦法”。
3.完善協會組織建設。一是中青年人才專業委員會已獲民政部批準成立,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正在國資委審批。二是為了進一步繁榮中國工藝油畫和規范工藝油畫市場,福建省仙游油畫行業協會組織全國工藝油畫界知名企業代表,發起申請成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工藝油畫專業委員會。
4.廣泛開展行業考察。一是根據《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博物館推薦暫行規定》,開始受理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博物館推薦、命名的申報工作。在協會的組織下,中國宣紙博物館在安徽涇縣奠基;今年6月對成都蜀錦博物館進行了考察,下一步將對攀枝花市申報“中國苴卻石博物館”、四川省青神縣申報的“中國竹編藝術博物館”進行考察。二是為打造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增強泰順石的知名度,受浙江泰順縣政府委托,成立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小組,編寫產業規劃報告。
5.繁榮行業市場。一是打造金牌展會,引領行業發展。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中國工美大師作品展”、“第47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及“2012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其中“中國工美大師作品展”再獲輕工“優秀特色展會”殊榮。二是積極組織作品評比和技藝大賽、促進產品創新。成功舉辦了第四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雅潤杯”陶瓷技藝大賽、2011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2012年“百花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獎、2012年“金鳳凰”揚州賽區、青島賽區、龍江賽區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其中“金鳳凰”、“百花杯”等獎項皆是工藝美術行業國家級最高獎之一,得到業內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通過舉辦技藝大賽,大大激發了工藝美術技藝人員的創作熱情,對工藝美術技藝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三是擴大行業影響力,提供信息交流咨詢平臺。協會以編印紀實文獻、精品畫冊等方式記錄了全年行業大會及主要活動,擴大行業的宣傳和影響。同時,為了提高行業人員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力,協會今年全面加強了網站管理,不僅提高了新聞類的信息上傳、活動信息發布,更采取了網上申報參展、參評,加強辦公效率、提高行業互聯網資源的使用能力。
6.充分發揮分支機構作用,盡職盡責促進行業發展。首飾專業委員會定期召開全國首飾行業工作會議,及時提出、制定及修訂首飾國家與行業標準,積極征詢、整理、上報、反饋首飾行業對國家政策的意見和建議。刺繡專業委員會積極召開刺繡行業代表座談會,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創辦行業報刊《中國刺繡風》,擴大行業影響、豐富行業資訊。玉器專業委員會努力做好會員服務工作,利用自身平臺為企業和行業人員進行宣傳和展示,提高行業知名度;整合全國玉雕技術資源,起草《玉器雕琢通用技術要求》;利用自身優勢在揚州建立“遼寧玉雕技術培訓基地”,大力開展行業人員技藝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促進產、學、研聯合,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示范性保護基地”。漆器專業委員會為促進漆畫藝術、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辦漆畫藝術精品展,并開辦漆藝高級研修班,展示學員優秀作品。象牙專業委員會協助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對我國象牙雕刻技藝進行深入調查和報道,并在國家林業局召開的通報會上對象牙及其制品涉及的相關法律、國際形勢等問題進行解答。地毯專業委員會跟蹤反饋《機制毯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切實做好有關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工作;收集、分析了大量資料,編印了《中國地毯進出口分析報告》。
(三)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拓展國際業務交流。
1.積極參與國際項目。協會積極參與國家相關外事部門組織的諸多世界文化類項目,如由聯合國駐華系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千年發展目標基金中國文化與發展伙伴關系項目(CDPF)。同時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活動。
2.組織國際交流與互訪。為促進中外工藝美術文化與技藝上的交流,學習世界的先進管理、發展模式,組織國內代表赴澳大利亞學習考察,推動澳大利亞的現代工藝美術家和設計師與中國工藝美術生產企業的合作。并邀請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負責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定期來協會交流訪問,開展合作。今年2月,協會和伊朗手工藝品聯合會在京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將進一步擴大兩國之間手工藝領域的合作范圍和文化交流。3月,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分會副主席一行來訪,就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的一些主要工作、大型活動、技藝交流等進行深入探討。
3.全面總結項目成果。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辦事處聯合主辦的中國少數民族參與式手工藝調查與需求評估報告發布會上,協會對所承擔的手工藝項目進行了項目總結與成果匯報,與會代表對項目報告提出了大量建設性的意見,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會議期間的集體討論又進一步加深了國內、國際在手工藝方面的互相了解。
三、下一步工作
1.夯實《全集》基礎,穩步展開工作。試點階段:2012—2013年,通過對試點五省的《省卷》編撰工作,掌握編撰規律、編撰方法、技術線路,進一步地完善編撰大綱、磨合組織機構、精準項目預算,12個樣板篇冊成熟一個就出版一個,爭取完成8個篇冊為下一階段做好基礎工作。展開階段:2013—2017年,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各省卷編撰全面展開,試點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技術線路將在本階段全面得以實踐,2014以后將陸續進入到論證、驗收、出版、印刷流程,加強宣傳、實現成果的社會效益,并為《全集》五年之后的成果應用和轉化工作做好基礎工作。按照《全集》工作計劃按時、按質完成此項目。
2.做好兩展一會,完善服務平臺。一是辦好“工藝品、旅游紀念品博覽會”,擴大展會規模,打造市場渠道,走出工藝品市場化的道路。二是辦好“工美大師作品展”,擴大展會影響,打造精品展示平臺,走出工藝品向藝術品發展的道路。三是辦好行業年會。2013年行業年會擬定于8月在哈爾濱召開。下屆行業年會將設立“提案”制度,進一步倡導務實性,引導性,服務性、民主性,解決行業重大問題,向政府相關部門提交行業訴求。
3.加強培訓工作,表彰優秀人才。一是對有條件的工藝美術產區,對技藝人員進行培訓。抓住培訓主題,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生產與創作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培訓與比賽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達到培訓目的。二是配合工信部做好第六屆大師評審工作,并擇機召開大師工作會議。三是建立行業協會人才表彰機制,評審“中國工藝美術家”(暫定名)。
4.完善評比制度,鼓勵精品創作。一是定期進行當代工藝美術珍品的評審認定工作。二是將“百花杯”和“金鳳凰”兩個獎項的評比與“珍品”的評審認定工作結合起來,提升展品的創作水平。三是加強業內大師與專業院校的交流互動,通過理論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用理論引導實踐活動,以實踐充實理論基礎。四是完善參評、參賽作品網上申報工作。
5.加強行業建設,活躍行業活動。一是擇機成立中青年技藝人員、工藝油畫、剪紙、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二是繼續加強漆器、玉雕、刺繡、象牙、特藝、地毯、首飾等專業委員會的管理工作。三是繼續做好“工藝美術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考評”工作。四是做好11月在福建惠安市舉辦的國際石雕技藝比賽和國際論壇;廣西欽州第四屆美術陶瓷技藝大賽。
6.運用媒體宣傳,建設理論平臺。一是利用網站、雜志等平臺,廣泛開展主題爭鳴活動,提高《中國工藝美術雜志》的學術性。二是由《中國工藝美術雜志》評選 “十大杰出封面人物”。三是倡導加快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改造并提升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努力提高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的科技含量、技藝水平和品質效益。四是加強對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為產業發展提供指導。
7.加強國際交流,擴大世界影響。一是組團參加第十七屆世界手工藝大會,參與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主席的競選活動,進一步擴大中國工藝美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二是配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四屆“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工作,推動我國工藝美術手工制品的生產和貿易的國際化進程。三是繼續配合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和亞太手工藝理事會完成第二屆亞太大師的評選工作。
同志們,中國工藝美術行業正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十二五”規劃,積極對接政府、服務行業、面向市場,鋪設多元平臺,推進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同志們,工藝美術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無盡的物質和精神享受,有著無限光明的前景。我們肩負著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偉大重任,弘揚中國工藝美術文化,振興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繁榮中國工藝美術經濟是時代賦予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胸懷宏愿,同心協力,與時俱進,共同創造工藝美術事業的新輝煌!
謝謝大家!